刘敏 杨沐: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
发布时间: 2024-05-10   浏览次数: 10


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

刘敏 杨沐


5月1日,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人们在“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上参观。新华社发

图为法国卢浮宫。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世界教育之窗】 

  历经风云甲子,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前列,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一直以来,教育在两国交流合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功能推动“中法精神”的塑造和传播。

教育促进中法两国互学互鉴、民心相通

  不同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两国交往就是要在差异中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寻求共识。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发挥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促进民心相通。

  在教育交流中,语言的学习具有先导性作用。“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中法两国在早期交流中,法国的传教士就通过学习中文、译介中西方书籍文献、开办法语学堂等方式,以语言为沟通的桥梁,扮演了文化“摆渡人”的角色。中国的儒家经典、地理、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的作品由此传到法国,比如在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都曾在东方智慧中汲取可借鉴的思想。法国是欧洲第一个设立汉语教席、汉语国家督学的国家。后来,法国还把汉学研究正式列为大学学科。

  今天,汉语学习已经覆盖了法国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是全球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法国在1993年还开设了欧洲与东方语言班汉语方向,2008年创办了中文国际班,探索法汉双语教学模式。近代时期,为了打破外交领域的语言障碍,在洋务派兴建的一批具有近代教育属性的学校,比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方广言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先后开设法语课程。今天,中国的法语教学也涵盖到各学段,但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习法语的人数较少,当然这与中国语言教学传统有关。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将法语正式列为高中教学科目和高考可选科目。

  在互学语言的基础上,中法两国还通过留学生教育、相互借鉴教育理念、开办学校等方式互通互鉴。

  1902年,李石曾随时任出使法国钦差大臣到巴黎求学,成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后来,他开办豆腐坊支持革命,积极组织赴法勤工俭学。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勤工俭学会”,1917年初,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在北京成立,华法教育会随后在多个省市成立分会,成了当时的留法预备学校。“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从1919年3月到次年年末,中国先后有20批近1800名中国青年赴法学习,其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王若飞、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李维汉等中国革命先驱。今天,中法两国政府为推动双向留学,采取了学位学历互认、互设奖学金、简化签证手续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开展了“中法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中法百校交流计划”“中法语言助教交流项目”“中法中学生数学交流活动”“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等一系列活动。2022—2023年,中国赴法留学人数为25605,是法国第三大国际学生生源国。法国是欧洲国家中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教育部2018年官方统计数据,法国在华留学人数为10695人。

  除了人员往来,中法两国还会相互借鉴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对法国的教育就有很高的评价。1927年,蔡元培依据法国的经验试行大学区制,虽以失败告终,却仍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吸收国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的探索。

  现代中国也不乏借鉴法国的案例。比如,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夏帕克倡导法国引入并发展美国的“动手做”学习模式,并命名为“做中学”。2001年,我国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将“做中学”项目带入中国,在幼儿园和小学中推广“做中学”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

  法国借鉴中国的教育经验可以追溯到拿破仑创建高中毕业会考,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今天,由于教育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在国际测评及大学排行中的表现也吸引了法国的同行,中国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经验也更多地得到法国学界的关注。

  当然,从办学模式的角度,可以更深入了解并学习他者好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教学法、教学内容等。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是1921年创立的里昂中法大学。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有不少学生都在这所大学就读。学校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季刊》,持续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举办各类活动,有效增进了两国相互了解,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今天,两国的办学交流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后,中法两国在工程学、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截至2024年3月,中国教育部已批准设立了21个中法合作办学机构,教学层次涵盖本科到博士阶段。

  在中法合作办学中,除了吸收、融合、创新法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我方还坚持“以我为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

  以中法合作工程师教育为例,法国高等工程师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既要培养学生扎实且广泛的基础研究能力,又要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适应各工程分支领域的专业活动,具备设计、改进、规划和团队管理等多重能力。在法国,这类人才被称为“通用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中法合作机构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都强调了通专兼备、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中方院校还根据中国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探索将法国经验本土化。比如,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将本科前3年作为法国工程师学校的预科培养阶段,强调专业基础、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基础科研能力,本科最后1年和硕士阶段等同于专业的工程师教育阶段。按照法国“严进严出”的高等工程师培养要求,学生在预科阶段结束时要经历淘汰制考试,学业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可按照“欧洲学分转化与积累体系”保留已修学分,选择到其他院系继续攻读。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也采取类似的“分流”制度。

  中法两国都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大国,两大文明彼此吸引、相互欣赏,是出于独立自主、敢为人先的精神共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指出,教育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彼此间的理解与共识,缓解因文化、民族等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中法两国的教育交流源于独立自主,走向民心相通、相互理解。

教育促进中法两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法两国的教育交流合作为两国产业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意识形态分歧的国际环境中,中法两国的合作不仅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与互信,让两国发展受益,同时也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贫困、公共卫生安全等复杂多样的全球性问题。中法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有能力也有担当为化解矛盾、超越分歧而努力。就发展问题而言,中法两国都把教育和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路径。

  2021年10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布了“法国2030”投资计划。该计划围绕的三个主题为“更好地生产”“更好地生活”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世界”,计划5年内投资300亿欧元,支持能源、交通、食品、卫生、文化、航空航天、深海等卓越部门的转型。计划还设立了法国未来10项优先发展目标,包括:开发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发展绿氢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工业用能脱碳,生产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生产低碳飞机,投资健康、可持续、可追溯的饮食,开发治疗癌症、慢性疾病、老年病的药物和未来医疗设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投资航空航天领域,投资深海领域。我国在多个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教育与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倡议就强调通过合作共建教育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师资培训与交流以及共享教育资源等方式,共同探索前沿教育技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并倡议加强不同国家间的科技合作。2023年,我国科技部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明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通过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共建全球创新网络等方式应对人类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挑战。同时,中国将面向全球设立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1978年中法两国就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之后成立了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为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方向指引。2024年,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5届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中法两国将进一步深化在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健康老龄化、理论化学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凸显了双方在全球性议题上达成的共识。

以“中法精神”引领两国教育交流迈向新高度

  今天,中法两国各自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交流与合作更需要重温“中法精神”,梳理基础,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开拓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当前中法教育交流中仍存在诸多障碍。首先,两国之间还存在着“三差”现象,即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与国外特别是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中国思想观念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的“落差”。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复杂,值得深入研究,教育是其中因素之一。

  以两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建设为例。我国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和法国的法语联盟、法国文化中心等都是当地具有影响力的语言和文化推广机构。中方机构的教育文化内容多侧重传统经典,如书法、国画、文学、音乐等。法方机构则更多选择呈现当代社会与国家现状,如法国文化中心在线下线上开展的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文化之春、中法环境月等活动,更容易引发普通民众的共鸣。

  从深层次来看,教育本身是复杂的、系统性的。比较并理解两国的教育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中法两国在政治社会制度、文化历史传统、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异。当前学术界有一些关于法国教育的研究仍浮于表面。还有部分研究者熟悉法国却对中国教育知之甚少,既不能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比较借鉴,也讲不出中国教育的经验和故事。

  恰是这些不足才让我们更需要交流和理解。这既是弘扬“中法精神”的要求,也将指引未来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促进相互理解。在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容、互鉴、互通,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方面,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把质量高、符合需要的引进来,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中法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根据各自的教育需求和发展战略,自主选择合作领域和项目,确保教育交流合作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同时,充分认识彼此的教育差异和特色,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政策对话,创造有利于人员往来、成果共享的体制机制,加强各自语言的学习和合作历史的梳理,以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沟通民心。同时,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真正了解法国教育的优势所在,真正讲清楚本国文化。

  二是高瞻远瞩,互利共赢。“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基础,在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的回归让人文交流的价值更加凸显。中法两国不仅可以开展教育资源、教学方法、科研合作、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更可以通过教育交流相互比较、相互激发,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合作项目,反思如何通过教育合作影响大国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今天,中法两国各自面临发展的议题和挑战,其中,在人口变迁、数字转型、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两国围绕这些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巩固“中法精神”;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将在“中法精神”的指引下行稳致远,成为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作者:刘敏、杨沐,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生)

原标题: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
来源: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光明日报
作者:刘敏 杨沐